您好,欢迎来到华源医药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音乐小图标 诚可感天 作词-王军  刘家成  作曲:徐远航  演唱-廖晶(廖导) 播放 暂停 下载 试听

华源医药网

研究开发

拜耳非奈利酮显著改善慢性肾病合并2型糖尿病心血管结局

来源:即刻药闻作者:未知时间:2021-05-19

5月18日,拜耳(Bayer)宣布3期FIDELIO-DKD研究进行的一项探索性分析表明,在标准疗法基础上与安慰剂相比,非奈利酮(finerenone)可显著降低慢性肾病(CKD)合并2型糖尿病(T2D)患者新发心房颤动或扑动(AFF)的风险。这项分析还得出结论,非奈利酮可降低肾脏或心血管事件的主要及关键次要终点(心血管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卒中或因心力衰竭住院)的风险,而对于正常的有/无AFF病史的患者,非奈利酮的效果没有显著差异。基于该研究数据,非奈利酮已经向包括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和美国FDA在内的多个药物监管部门提出上市申请,目前都处于审评阶段。

慢性肾病(CKD) 是一种未被充分认识的潜在致命疾病,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达40%的T2D患者会发展为CKD。即使按照常规指南进行治疗,CKD和T2D患者仍处于CKD进展和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高风险进程中。据估计,CKD在全球范围内影响着超过1.6亿的T2D患者。CKD合并T2D是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患者需要透析或肾移植才能存活。众所周知,盐皮质激素受体(MR)过度激活会触发患有CKD和T2D患者的肾脏和心脏受损(如炎症和纤维化)。

FIDELIO-DKD研究结果显示,非奈利酮组的AFF患病率低于安慰剂组(分别为120例[4.2%]和153例[5.4%])。对于没有房颤病史的患者中被判定为新发房颤的发生率,非奈利酮组显著低于安慰剂组(82/2,593 [3.2%] vs. 117/2,620 [4.5%];每百人年发病率分别为1.2和1.72; HR: 0.71; 95%CI: 0.53~0.94; p=0.0164)。对于非奈利酮对原发肾脏结果总发生率的影响(包括到肾功能衰竭的时间、eGFR值较基线持续下降≥40%,或肾脏死亡),有/无AFF病史的患者之间无显著差异(HR: 1.13; 95%CI: 0.71~1.79; HR: 0.81; 95%CI: 0.71~0.91: p=0.16)。对于关键的次要终点,即心血管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卒中或因心力衰竭住院的时间组成,与安慰剂相比,非奈利酮的效果在有/无AFF病史的患者中是一致的(HR: 0.88; 95%CI: 0.62~1.24; HR: 0.85; 95%CI: 0.73~0.99; p=0.85)。

雅典国立卡波季斯特里安大学(National and Kapodistrian University of Athens)心脏病学教授、FIDELIO-DKD的联合首席研究员Gerasimos Filippatos医学博士指出:“患有CKD合并T2D的患者发生心房颤动的风险显著增加,这是一个日益严重的健康问题,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更高,卒中的风险增加了5倍。这一探索性分析通过表明CKD合并T2D患者新发心房颤动或扑动的风险降低,加深了我们对非奈利酮解决心血管后果的潜在能力的理解。”拜耳医药部执行委员会成员、研发负责人Christian Rommel博士说:“与单纯T2D患者相比,同时患有CKD和T2D的患者因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要高三倍。我们很高兴看到非奈利酮在符合这一条件的患者群体中显示出的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的潜在益处。这些结果增加了现有的关于非奈利酮的证据,因为它们阐明了这一潜在的新治疗选择如何在改善患者预后的同时解决心血管和肾脏治疗方面未得到满足的需求。”

非奈利酮是一种在研的新型非甾体选择性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MRA),已被证明可以阻断MR过度激活的许多有害作用。MR过度激活是肾脏和心脏损伤的主要驱动因素。拜耳表示,基于全面的临床研究项目,非奈利酮是首个表现出对CKD合并T2D患者具有肾脏和心血管益处、在研的非甾体选择性MRA。

非奈利酮用于治疗患有CKD合并T2D患者的3期临床项目纳入了13,000余名处于不同疾病严重程度的患者,包括早期肾损到肾病晚期患者。该项目是目前为止在患有CKD合并T2D的患者中开展的最大规模的3期临床研究之一,共包括两个项目,旨在评价在接受标准治疗基础上, 非奈利酮与安慰剂相比在肾脏和心血管方面的益处。FIGARO-DKD研究是继FIDELIO-DKD研究之后,非奈利酮在CKD合并T2D患者中达到阳性终点的第二个临床项目。FIGARO-DKD除了对47个国家和地区(包括欧洲、日本、中国和美国)的大约7400名CKD和T2D患者进行标准治疗外,还调查了非奈利酮与安慰剂相比在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该研究达到了主要终点。

注:本文旨在介绍医药健康研究进展,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热门标签:

行业资讯